對新加坡教育制度了解的人都知道,新加坡中學與中國不同,它根據新加坡小六會考成績好壞安排學生進入不同層次的中學。這樣采用畢業生分流形勢,發展方向明確。因此同時具有小學升初中會考(小六會考)“一考定終身”之說。
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到,今年的新加坡小六會考成績將于本周五也就是21日放榜,,考生可在當天上午11時起回學校領取成績單。
教育部昨天發布文告說,家長為子女選擇中學時,除了把選擇升讀中學的表格提交至孩子原本就讀的小學,也可通過互聯網提交表格,截止日期是本月27日下午3時。
如果所有填報志愿都未錄取,則由教育部根據距離家庭住址遠近安排指定的學校就讀。升入初中后,所有學生再根據其成績和所選課程細分為不同的源流,包括快班課程。四年后,他們統一參加相關考試,一般升入兩年制或三年制的初級學院,就是大學預科。
未能升入初級學院的學生屬于普通源流,但又分為通往大學偏學術課程或偏技術課程兩種方向。偏重學術的學生繼續朝著初級學院方向努力,再讀一年中學(五年級)。
偏重技術的學生則讀一年技術教育基礎課程,進入大專或中專學習。中專畢業學生仍可升入大專,大專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考試升入綜合性的大學,但人數比較少。有這種事例出現時,當地報刊曾予以報道,以激勵年輕人的意志。
新加坡也有一些自主招生的精英學校,列入小升初“直接收生計劃”。這些學校往往是六年的“直通車”課程,沒有中考直接升入高中。在小六會考之前,這些學校已經通過筆試和面試招收拔尖的學生,包括特長生。
只有少數中學完全自主招生,如萊佛士書院和華僑中學。還有一些學校有少量名額,用于自主招收特長生,如有科學、數學、體育或藝術專長的學生。最近十多年,新加坡還出現體育中學和藝術學校,例如2005年成立的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中學招收在數學和科學領域有專長的學生。
這些“直通車”課程的學校有更大的課程設置自主權,讓學生在完成學業之余發展更多才藝,學生在六年中學之后可以直接參加A水準考試,作為大學入學的敲門磚。
不過,即便是通過“直接收生計劃”被錄取的學生,也必須參加小六會考,成績達到一定的分數線才可入學。這意味著有特殊專長的少數學生分數可以低一點,但當地一所名校的資深教師說,也不可能低得太離譜,換句話說,小六會考成績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