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花園美譽的新加坡擁有豐富的文化活動和濃厚的文化習俗,在這個年輕的國度里,留學生能夠感受到異彩紛呈、別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對于許多選擇赴新留學的學生來說,尊重新加坡當地的習俗也是很重要的,由于華人的特殊地位,華人節日在新加坡有重要的地位。
接下來,新加坡留學網帶您詳細了解下新加坡的節日習俗:
牛車水農歷新春亮燈(Lunar New Year)
農歷新年來臨之際,牛車水(Chinatown)沿街彩燈高懸,一派繁榮景象,新加坡河畔則舉行春到河畔迎新年 (Singapore river Hong Bao)。1月11日至2月15日在牛車水(Chinatown)舉行。
春節來臨之際,沿街彩燈高懸,牛車水(Chinatown )一派繁榮景象。這時,小攤販們也開始出售各種傳統節日禮品,如嫩柳、小橘樹、梅花以及各種風味小吃,如叉燒。象征著吉祥的紅色和金色裝飾在商店里隨處可見;舞龍獅的敲鑼打鼓聲震耳欲聾,據傳說,這樣可以嚇跑“妖怪”。除夕之夜,華人的家庭都會聚在一起吃頓團圓飯。在新年的天(即農歷正月初一),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一個傳統的“紅包”—裝有錢的紅色或金色小包和代表好運的金橘。
每年農歷新年會舉行春到河畔迎新年 (Hong Bao Special)。開幕前,人們燃放五顏六色的爆竹,將夜晚的天空裝扮得絢麗多彩。其它饒有興趣的還有文化演出和雜貨市場,在這里您可買到各種美食和各式各樣的商品。
妝藝大游行(Chingay Singapore)
每逢農歷新年,新加坡的多所學校和民間團體聯合呈獻街頭游行活動,如大頭娃娃、踩高蹺等,本地三大族也會呈獻傳統藝術表演。地點從橋南路到麥士威路(Sourth Bridge Road to Maxwell Road)。
豐收節(Pongal-Harvest Festival)
為期四天的豐收節,是南印度慶祝豐收的感恩節日。在寺廟里,眾人在鐘鼓齊鳴、木蕭及響螺號角聲中齊聲禱告。活動于1月15日上午6:30在斯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與甘貝爾巷(Campbell Lane)舉行。
大寶森節(Thaipusam)
大寶森節新加坡興都教教徒答謝神恩的日子。每年1月18日,游行從斯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到丹達烏他帕尼興都廟(Sri Thandayuthapani Temple),男女信徒自愿以苦行僧的方式抬杠針座(Kavadi)、頭頂奶壺,赤腳完成四公里的艱苦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