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新加坡完善的教育、豐富的課程、雄厚的師資、優越的環境等優勢下,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入讀新加坡名校。為了幫助新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尤其是學業基礎較弱的一群,南洋理工大學宣布更改新生成績的算分制度。本科生選修課的評定標準也將微調,考試及格但成績較差的學生無須復讀該科目。
新加坡留學網表示,南大高級副教務長(本科生教育)甘燦興教授8月6日在記者會上指出,受上述改變影響的學生群體不大,據以往數據估測約為6%新生,且新制度不會降低學術標準。
從2014新學年起,新生如果在大學年考試不及格、得重考時,多達六門科目的次成績將免除在平均分(GPA)計算內。
目前,南大在計算平均分時,采用初考和重考的平均成績。在這項GPA免除政策下,新生次考試如果不及格,雖然仍會被記錄在成績單上,但不會計算在GPA內。
本科生選修課
成績差無須復讀
根據南大年度學生調查,平均分是學生最關心的事情之一。甘燦興說,校方希望學生不要在年過于擔心GPA,而應該去體驗大學生活。入學年是個過渡期,如果計算兩次考試的平均分“未免太嚴苛,尤其是對仍在努力適應大學環境的新生”。
此外,南大也將調整本科生選修課的評定標準。
對于選修科目,學生可以選擇“字母算分”制或“滿意/不滿意”(Satisfactory / Unsatisfactory)制:如果選擇前者,他們的成績將轉為相應分數計入GPA;如果選擇后者,一旦成績屬“不滿意”,他們就得重修該科目。這個制度是為了鼓勵學生勇于選擇主修外的科目,拓寬視野。
目前,雖然A至D都是及格成績,D卻被視為“不滿意”。由于學生必須在成績揭曉前決定算分方法,往往會為了避免“F”(不及格)計入GPA,而對自己預料可能不及格的科目選擇“滿意/不滿意”制。不過他如果考的是D,則需要復讀。從新學年起,考D的學生也無須復讀。
與此同時,南大也宣布增添三門核心課程,增強學生對可持續經濟、企業與創新,以及道德倫理的理解。
南大還將加設兩門幫助學生求職的課程,幫助學生通過了解自身性格與長項來考慮未來職業,并提高求職時的競爭力。
甘燦興說:“道德倫理是很重要的學問。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不想培養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的人。”
這些新增課程都將主要通過網絡授課。甘燦興介紹說,南大已推出的兩個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效果很好,所以決定推廣到新課程。
南大與美國知名公司Coursera合作,在數月前先后推出兩項課程——“美,形式與功能:對稱的探索”和“基本法醫學”,吸引全球數萬人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