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的音樂高級大專文憑課程融合了表演技巧以及音樂技能,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經驗。本課程主要圍繞主修展開,每周一節主修課。本院活動包括重奏、室內樂、合唱團和管弦樂團訓練。以上均向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
新加坡留學網顯示,該專業設置的課程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表演課程 (CPPD)
該模塊為表演者提供了必修學習經驗。個人學費將根據樂器或聲樂專長而有所變化。模塊最后將進行個人表演評定。該模塊強調個人技巧、課程及管弦樂的領悟能力(如有)。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將單獨進行。
此外,學生將通過大量的樂團實踐積累經驗,并由樂團負責人不斷進行評定。學習日志將幫助學生核對其表演活動,以進行自我評估和準確的記錄。
中級音樂技能培訓
該模塊旨在為學生提供聽力、和聲和樂器方面的基本技能。這些技能是學生在模塊中的進一步有效深造的基礎。除每周的課程外,學生還將參加為提高和增強聽力及專業方面的討論會/音樂會。
模塊的學習手冊將構成整個學習過程的基礎并幫助發展學生在理解和處理簡單的和聲練習以及基本音樂錄影和樂器技能的能力。
音樂分析 I & II
本模塊旨在使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有效分析音樂。音樂通常是短的片段,不超過一個樂章的長度。
流行音樂分析 I & II
流行音樂分析由兩個模塊組成,向學生展示流行音樂的重要作品,以讓他們能夠就這些音樂體裁的概念進行分析。同樣,學生們應能夠在相似體裁的音樂中明確它的發展趨勢以及鮮明對比,并運用相關知識分析理解相似風格的音樂作品。
藝術家發展
這是第四階段的核心理論模塊,是專業表演者的基本行業要求。
學生們將學習創作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如何組織表演創作的各個要素、財務管理以及后勤準備。
該模塊旨在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包括簡歷準備和專業作品。該模塊也將幫助學生理解表演創作和營銷機制。
歷史A:1600-1900年代的音樂史
該模塊涵蓋1600-1900年音樂的相關主題和事件:音樂的社會功能轉變,文字和音樂的關系,純音樂,音樂形式和結構,標題音樂和民族主義。
歷史B:20世紀音樂史
該模塊是對學期音樂史的一個補充,也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廣泛的知識背景,為第五階段的學術學習(包括世界音樂分析,流行和爵士樂分析,20世紀音樂分析)打下基礎。
高級音樂技能培訓
該模塊旨在幫助學生培養更高階段的音樂技能。學生們將更有自信去應對更有挑戰的各類任務。通過這一模塊培養而成的技能將為第二第三年的模塊學習打下基礎,尤其是表演、作曲以及指揮方面。
西方音樂史 I & II
該模塊研究16到19世紀的西方音樂,旨在讓學生對音樂的時代以及作品和它們的典型風格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并具備發展個人風格的知識。該模塊還包括音樂理論與實踐關系的實例,讓學生開始具有一定學術水準地處理應用手和第二手資料。
西方音樂史II 對20世紀音樂的多樣性進行了綜述,回顧了各類音樂風格的演變,并對具體的樂章進行了分析。本模塊將涵蓋19世紀末某些方面上功能和聲的消亡,現代主義的崛起,無調性以及序列主義還有主要的作曲家如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勛伯格,巴托克等以及音樂界的極簡主義運動,民族主義運動和先鋒運動等等。
中國音樂史 I & II
中國音樂史I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音樂的誕生以及現今的發展。本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