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玙璠,新加坡東亞管理學院工商管理課程畢業生。如今,年僅24歲的張玙璠已經在新加坡企業家中小有名氣,擔任國際投資聯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新興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新加坡品牌項目顧問等職位。擁有強大的企業家平臺資源及媒體資源,在同齡人中顯得格外大方成熟。
在新加坡的份工作是在酒店端盤子,那時我19歲,什么賺錢就做什么,比如發傳單、家教、推銷員、幼兒園老師、展銷會人員等等,總之想法非常簡單:“我已經成年,應該為自己負責,并要有能力讓自己生活下去。”
歷練的多了,機會自然也多了。事業真正的走上正軌要從2012年做記者說起,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剛當上記者的我隨團隊出席福建千人懇親大會,場面非常隆重,沒有記者敢提問,我當時腦袋一熱就上去了,與特約嘉賓探討有關中小型企業品牌發展的問題,穩重及有條理的提問成為了大會亮點,大會結束后很多人都能叫出我的名字。為此我自我膨脹了好一陣子,畢竟是次上這么大的場面,哈哈。
此后, 我采訪了億萬級投資大師吉姆.羅杰斯、新加坡國會議員、馬來西亞拿督、駐新加坡大使、柬埔寨部長等等一些權貴人物,算是在我22歲的記者生涯中放了響亮的一炮。
高薪的誘惑,我跳槽去了一個房地產集團,并迅速上手組建團隊、進行項目宣傳推廣,并憑借文學方面的優勢包攬了集團一系列宣傳撰寫工作,兩個月后,已經累瘦了十多斤的我被提撥為集團新加坡部市場總監,并以特約嘉賓的身份主講《排毒與養身市場的機遇》投資說明會。然而,最累的時候往往也是成長最快的時候,那時我每天都拼命進步著,沒日沒夜不吃不喝,最后董事長都心疼的說要我注意休息。以至于后來我沒有在那里工作了,但卻一直跟董事長保存著非常好的關系,當他新公司要上市的時候,還來找過我幾次,希望高薪聘請我為集團的副總經理。
再后來,我成為新加坡一個大型集團的項目顧問,工作輕松且月薪可觀,經常參加一些大會、與有名望的企業家聊天喝茶談項目。這個集團的總裁也是非常賞識我,由于是女總裁,我直接稱她為姐。后期我自己出來創業,她一直都在指導我,幫助我。至今讓我感謝不已。現在我自己的公司已經逐步進入盈利階段,借此文我希望真心的感謝幫助過我的企業家、學校老師、身邊的朋友、以及父母的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