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財富報告》統計,新加坡擁有至少100萬美元(約125萬新元)的富人在2013年增加了4000多人,達到10萬5000人。他們的總資產達5225億美元,增長率6.8%。《全球財富報告》涵蓋全球71個經濟體,富裕人士的定義是須有至少100萬美元的可投資資產,而這不包括他們的現居房產以及收藏品和消費品。
以384萬名新加坡居民來算,本地每37人中就有一名百萬富翁,平均財富約520萬美元。報告只計算新加坡居民的財富,不包括其他旅居及持有本地資產的外籍人士。
全球方面,經濟好轉,加上發達經濟體股市強勁,使得全球去年新增了176萬名百萬富翁,總數達1373萬人,增長率15%,他們的總財富則增長14%,達52.6萬億美元。
其中,亞太區的富翁人數增長最快,達17%,總數432萬人,只比北美洲的433萬人少不到1萬人。亞太區富翁的總資產去年增長18%,達14.2萬億美元,而北美洲富翁的總資產增長17%,達14.9萬億美元。
美國富翁人數仍居全球之冠,超過400萬人,增長了17%,至于亞太區富翁人數的增長主要來自日本和中國,分別大漲22%和18%,日本有232萬7000人,居全球第二,中國則有64萬3000人,排第四。
亞太區百萬富翁總數一度在2011年超越北美洲,但過去兩年被反超。凱捷預測,本區域富翁總數可望在今年重新超越北美洲,至于財富總值則有望在2015年超越北美洲。
全球富裕人士持有的財富在2009年至2013年間增長逾60%。換言之,他們的財富近40%是在這五年期間創造的。
這段期間,以美國聯邦儲備局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先后推出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于量化寬松已啟動退市,貨幣政策開始正常化是否影響未來幾年的財富增長,索瓦諾表示,在考量量化寬松退市的影響后,基于全球市場的基本面,包括投資者信心和市場的監管機制等各方面都相當正面,因此今后幾年估計仍可取得正數財富增長。
她指出:“以中國為例,即使經濟自去年開始放緩,但仍創造許多富裕人士,整個亞洲的情況也類似,經濟放緩并沒有顯著影響財富的創造。”
凱捷和加拿大皇家銀行預期,全球富裕人士總資產今后三年可望累計增長22%,相當于年均增長6.9%。
相對于區域,新加坡是發達市場,百萬富翁的基數較高,增長率較平穩。以過去六年的年均增長來看,新加坡其實高于全球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