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肯定國民服役人員對國家作出的貢獻,強化國民服役委員會建議增加現有國民服役獎賞計劃下派發的獎勵金,從目前的總數9000元增加到1萬5000元。此外,個人體能測驗的各級獎勵金應增加100元,體能測驗周期也從目前的一年延長到兩年,讓戰備人員有更充裕時間補訓。
強化國民服役委員會在建議報告中,提議政府改革國民服役獎賞計劃(National Service Recognition Award),在名為國民服役HOME(Housing,Medical and Education)獎勵計劃下,進一步協助戰備人員應付購屋、醫療和教育費用。
在現有計劃下,服役人員完成全職的常備服役時,政府將在他們的中學后延續教育戶頭(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ccount)存入期的3000元獎勵金。新獎勵計劃實行后,這將維持不變。
不過,委員會建議在戰備訓練周期中間點和完成戰備訓練周期階段各派發的3000元金額,往后應全部存入戰備人員的公積金普通戶頭,而不是分三部分存入普通、特別及保健儲蓄戶頭。這為戰備人員騰出了額外6000元可用于購屋。
此外,委員會建議政府為每名服役人員額外派發6000元獎勵金,分三階段存入服役人員的保健儲蓄戶頭。新的獎勵計劃不會有追溯計算,只有在個別三個階段符合資格的服役人員才能領取部分或全部獎勵金。
黃永宏:這非金錢交易
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在記者會上重申,獎勵金不應淡化服役精神,更不應該把國民服役人員的貢獻視為一項金錢交易。
在委員會中領導“認可與獎勵國民服役”工作小組的國防部兼國家發展部政務部長孟理齊博士則指出,通過實質獎勵認可服役人員的貢獻固然重要,但支持國民服役的其他利益相關者如雇主也應獲得鼓勵。為此,委員會建議頒發“支持國民服役標志”(NS Mark)給支持員工履行國民服役義務的卓越雇主。
剛完成第五年戰備服役周期訓練的戰備軍人葉鑫(29歲,項目經理)已支付所購買組屋的5%定金。他說:“目前組屋價格約幾十萬元,幾千元的獎勵金其實不會有太大幫助,但它證明政府肯定我們為國家防衛作出的貢獻。”
另外,委員會建議,把國民服役人員在常備及戰備役期的人壽和意外保險的最低保額從10萬元增加到15萬元,保費則應全數由武裝部隊負責。目前,選擇投保的國民服役人員每月須支付約12元保費。
IPPT補訓時間更充裕
另一方面,委員會提議將所有級別的個人體能測驗(IPPT)獎勵金增加100元金額。考獲金級標準的服役人員可獲得500元獎勵金,銀級標準可獲300元,及格者的最低獎勵金則是200元。
若政府采納建議,這將是我國20多年來首次檢討個人體能測驗獎勵金數額。
委員會也建議,給予戰備軍人一整年時間取得體能測驗及格成績或完成個人體能預備訓練(IPT),不及格者的補訓(remedial training)將在下來12個月內進行。
這意味著,體能測驗周期將橫跨24個月,給予戰備人員更多時間和靈活度進行操練。
相比之下,現有體能測驗周期限定在12個月內,戰備軍人須在每年生日后的九個月里體能測驗及格,否則補訓得在最后三個月內進行。
政府國會國防委員會委員林偉杰醫生受訪時說:“偶爾會有戰備人員因無法在最后12周內完成20堂補訓而到接見選民會上請我寫信給國防部尋求通融。委員會的這項提議,顯示他們聽取并采納了戰備人員的反饋。”
戰備軍人林檠文(27歲,行銷人員)受訪時說:“我每年都因時間緊迫而無法完成補訓,現在有一年時間去完成,確實輕松許多。
“可是往后我們每個月只需進行一到兩次訓練,我覺得這可能讓人懈怠,對提升戰備人員的整體體能不會有太大幫助。”
陸軍總長林清耀準將則透露,目前已有約3萬3000名戰備人員自愿選擇個人體能預備訓練,而且數字仍在持續增加。這顯示戰備人員認識到預備訓練能幫助他們準備并取得體能測驗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