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待閱讀方面,毫無疑問中新兩國都是花費了極大心思去鼓勵國民閱讀,但截然不同的成果卻令人喟然而嘆。新加坡經過建國以來的不斷努力,現已成為亞洲國民閱讀率的國家;而中國國民閱讀率卻是持續幾年都低于50%。
那么中新兩國的差距究竟是怎樣拉開的呢?這里新加坡留學網就帶大家來對比了解下:
一、公立圖書館
1.新加坡政府鼓勵閱讀,所以不惜巨資在全島建設國家圖書館,免費為國人開放。圖書館內不僅各類圖書、音像制品種類齊全,而且環境幽雅,為求知者提供了理想的讀書場所和氛圍。許多新加坡國民在逛街散步之余,有時走累了,就會到附近的圖書館坐坐,一是因為方便,二是舒適,三是藏書多,不怕找不到自己喜愛的書。
新加坡公立圖書館中的,莫過于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主館分為:國家參考圖書館(National Reference Library)和中央社區圖書館(Central Community Library)兩大部分。“服務處處,資訊處處”是國家圖書館的服務宗旨,已經逐步實施從傳統印刷媒體的圖書館轉變為兼及網絡、激光影碟、錄像帶等多媒體服務的現代化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有充足的區域館和社區館,所以它的服務輻射到全國各地,尤其當把社區館設立在購物中心并配備有網絡終端后,用戶更多。以至能達到每天接待5,000人,周末甚至達到8,000人。目前國家館注冊讀者120萬。
2.國內各省市圖書館雖規模龐大,外表富麗堂皇,但其中藏書一般都很陳舊、單一,而且辦理書證還要繳納不菲的費用。圖書館的數量也是極為稀少,不少喜歡閱讀的人都因為路太遠而放棄去圖書館。
二、校園圖書館
1.新加坡各階段的學校內部都會設有自己的圖書館,并且會根據學生的需求購進各類書籍,除一般的教材、參考書外,也有小說、雜志,甚至是漫畫。新加坡的學生放學后大家常常圍坐在一起閱讀。學生可以自由進出圖書館,在里面讀書、學習,甚至是休息。考試期間,圖書館內更是常常人滿為患。
這里新加坡留學網特別推薦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是一個多學科的圖書館,theKentRidgecampus有7所圖書館,即:中央圖書館、中文圖書館、CJKoh法學院圖書館、韓瑞生紀念圖書館、醫學院圖書館、音樂學院圖書館、科學院圖書館。該圖書館館藏豐富多樣,覆蓋面廣泛,包括建筑、房地產、人文及社會科學、商業、法律、醫學、牙科、科學、工程和技術等各方面。
2.國內校園圖書館采用的大多是“封閉式”管理,學生不可以隨意進入,且有時間規定,要由圖書管理員統一安排,所以再好的圖書館通常也只是“僅供外人參觀”而已。一些學校設有閱覽室,但提供的多數是文理科雜志,沒什么吸引力,所以人氣指數也讓人望而卻步了。
對任務繁重的中小學生而言,圖書館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再好的圖書館也只能是明珠蒙塵。對瀟灑自在的大學生而言,圖書館只是考試前瘋狂備考的臨時充電站而已。
三、對閱讀的鼓勵
1.為了幫助學生養成愛好閱讀的習慣,有些新加坡學校還會安排晨讀,要求學生在這期間只可以閱讀課外書籍,不允許寫作業,學生也因此漸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不少赴新留學生們剛來時還有些不適應這種制度,有留學生還回憶道:“有一次在晨讀時間做作業,被鄰座的同學發現,竟然‘沒收’了我的課本,遞給我一本英文小說,并對我說:‘現在是讀書時間。’”
2.與此相比,國內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中小學生的任務通常是極為繁重的,看任何課外書都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學生在早讀時間只能啃課本,復習、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