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的林敬哲今年每星期可免費上三次課外強化班,與其他家境較好的小朋友一樣,有更多學習機會。
新加坡本地多數托兒所都會在下午提供各種強化班如演講與戲劇、珠算、舞蹈、美術、華文等,由家長決定是否為孩子報讀。強化班通常額外收費,每個課程每月平均收費約70元。
林敬哲來自一個家庭月入約3000元的家庭,每月200多元的強化班費用對他的父母來說是不小的負擔。
但林敬哲的母親許肖曼(32歲,幼兒華文教師)重視孩子的教育,就算手頭不寬裕,她至少也會為兒子報讀一科最需要的課程。
她說:“他的爸爸是小販,我們的英文都不好,如果敬哲不上英文拼讀課程,他與其他孩子的差距會更大。如今他能免費上拼讀、珠算和華文演說班,不僅減輕我們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他能從這些學習機會中受益。”
幼兒培育署去年8月推出“學前機遇基金”(Pre-School Opportunity Fund),希望每個孩子都有平等的早期教育和學習機會。
學前教育中心可為家庭月入低于4500元,或家庭人均月入低于1125元的孩子申請津貼。來自單親或缺乏家庭關愛的孩子,也可在計劃下受惠。這些孩子必須是新加坡公民。
每名孩子每年津貼
不超過1300元
中心可為每名孩子的每個活動或課程每年申請不超過1300元津貼,這些活動或課程必須有助于孩子在認知、藝術、道德、體能、社交和情感五方面的發展。
這項計劃是幼培署去年推出的多項計劃中反應的,至今收到來自45個業者的近200個課程和活動申請,讓800個孩子受惠,獲批準金額近60萬元。所申請津貼的課程和活動以課外強化班和學習之旅為主。
由志愿福利團體Bethel社區服務經營的伯特利兒童發展中心就為29個符合條件的孩子申請了津貼,這些孩子可免費上英文拼讀和華文演講班,也可免費參加各種學習之旅,如前往科學館、室內游樂場、農場、動物園等。
Bethel社區服務執行理事長蔡瑞玉說,之前約六七成的孩子報讀強化班,如今所有孩子都有相同的機會。
她說:“多數沒有報讀強化班的孩子都因為經濟問題,但他們正是更需要上強化班的孩子,因為他們的父母通常教育程度較低,無法自行輔導他們。”
慶祝生日對孩子“很重要”
伯特利兒童發展中心也申請津貼為孩子慶祝生日和訂購表演服裝,但沒獲批準。蔡瑞玉認為這都是對孩子“很重要”的事,中心盡量用自己的基金幫忙,但能力有限。
林敬哲去年次在托兒所慶生,許肖曼說,很多小朋友在托兒所慶生,兒子經常帶小禮包回家,也會問她為什么別人可以慶生,自己卻沒有。于是,她去年買了一個蛋糕為敬哲在托兒所慶生,雖然沒準備小禮包,但敬哲仍非常開心。
蔡瑞玉說,這些看似“小事情”,其實對孩子的社交和情感發展很重要,讓他們更有自信。
學前機遇基金每年開放兩次供非主要業者的學前教育中心申請,一次在9月,另一次在3月。有興趣的業者可電郵contact@ecda.gov.sg或撥打幼培署熱線62585812詢問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