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游輪出國度假的旅游方式方興未艾,游輪乘客去年比前年增加13%,預料下來幾年還會有可觀的增長率。面對節節攀升的出入境流量,移民與關卡局借助科技和創意,來提高游輪乘客的通關效率。
移民與關卡局正研發流動性通關系統(Re-locatable Clearance System),讓執法人員在進行船上通關(Clearance on board)時,可以在游輪上為游輪乘客和船員進行更多層面的通關手續,取代目前的人工操作方式,讓乘客抵達游輪中心時可以更快通關。
移民與關卡局發言人說:“流動性通關系統研發成功后,不僅可以應用在游輪通關,也可以擴大到陸路關卡等,讓執法人員靈活使用。我們目前在探討該系統可設置的功能,再適當地廣泛使用。”
該系統不像關卡的通關柜臺,局限于固定地點,執法人員可方便攜帶使用。例如當執法人員發現可疑車輛要進入新加坡,可在對方尚未進入境內前就靈活使用流動性通關系統上前檢查,并處理通關手續。
船上通關方式是移民與關卡局特別針對游輪乘客推出的方式。記者日前跟隨移民與關卡局的執法人員實地觀察船上通關方式的執行。
五名執法人員背著里面放著所需用具如入境印章、墨印等的背包乘船出海,到新加坡南部海域登上“入境”的游輪。
游輪減速行駛,緩緩向執法人員的船只靠攏,在兩船并靠行駛后,執法人員攀梯登上游輪。接著,他們就在游輪業者安排的房間里,開始檢查業者已收集并分門別類的所有護照。
扎希爾稽查長(29歲)說,他們在船上主要是負責檢查文件,如護照的有效期限、簽證、入境卡的資料等,當游輪靠岸后,乘客抵達游輪中心,通關柜臺的執法人員就會完成其他的通關步驟,例如利用電腦和電子系統來檢查護照的真偽,以及面對面的檢查比對入境者和所持有的護照等。
執法人員必須在游輪靠岸前審核所有護照,包括將近1800名乘客和1400名船員的。他們一般先檢查外國護照,接著才檢查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因為后者持的是新加坡政府發出的護照和證件,可以使用自動通關系統通關。
旅游局對游輪業前景信心滿滿,除期待更多游輪停靠新加坡,也寄望在本地特色的旅游景點下,可以吸引更多大艘游輪停靠更多天。移民與關卡局也因此配合作好準備,正探討為在本地停留多天的游輪乘客提供自動通關的服務,不過這仍在構思階段。
根據旅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靠岸的游輪共390趟次,乘客人數約103萬人次,較前年的334趟次和約91萬3000人次明顯增加,去年的乘客人次也是過去十年來第二高。由此看來,本地游輪業將繼續增長,預計能達到在2016年接待150萬乘客人次的目標。
旅游局游輪部副署長陳美燕回復本報詢問時說:“游輪業接下來幾年的前景看俏,我們期待有更多游輪在本地停靠。我們的城市具備許多生活和消閑的特色選擇,游客可以在游輪在本地停靠時享受多天精彩的岸上觀光。”
如果未來有更多游輪在本地停靠多天,也就表示乘客會以游輪作為“酒店”,每天隨時來回上岸觀光,每天需要出入境多次。
移民與關卡局目前正探討把這類游客也納入自動通關服務的使用者行列,讓他們向該局注冊后就可以使用自動服務通關系統通關,方便游客出入,也可節省人力。
濱海灣游輪中心客流下財年料增15%
新加坡濱海灣游輪中心啟用后已漸漸成為受大型游輪歡迎的停泊點,隨著濱海南地鐵站將在今年啟用,濱海灣游輪中心預料將迎來更多人流,增幅可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