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將在明年將成熟組屋區的數所小學合并,理由是這些學校收生人數不足。教育部說合并將會優化資源和提供更廣泛的教育課程和課外活動。合并后的學校將更好地應付新的收生人數。
一所學校從無到有,一路走來的歷程,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有時候不是局外人所能想象的。受影響的學校,有些是歷史悠久的老學校,不應該受如此待遇。我認為除了合并、停辦之外,還是有其它辦法可以想的。
對學子而言,學校是一個有共同情感、記憶、認同的第二個家。說關就關,是不是發出了一種錯誤的信息?眼下我們在強調對建國一代感恩,有80年歷史的僑南小學和60多年的勵福小學也可說是“建國學校”,是不是也能夠用同等角度對待?
吁請教育部再三考慮
我的母校直落亞逸小學已經關閉30余年,它坐落于中央商業區,現在是新加坡直落亞逸表演藝術中心。感謝當局當年的決定,使母校校址多年來在寸土如金的珊頓道依然屹立不倒,免遭被鏟倒的厄運,讓我這校友還能睹物思情。每次經過的時候,目光總是停留在這座被時間凝住的小建筑物,無視周邊的天翻地覆。無他,只因她是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