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際學生評估項目顯示,超過90%新加坡中學生認為,多數教師教學認真并且關心學生。在學生看來,多數教師備課充分,沒有遲到或缺課,也不會過于嚴厲,而且關心學生的生活,當他們遇到問題時,隨時能向教師求助。另外,學生普遍上也認為,教師能夠維持良好的課室紀律,對學習和教學有利。
新加坡留學網資深顧問介紹5546名來自不同學術源流的15歲新加坡學生于2012年接受上述評估。在去年底公布的成績中,新加坡學生在數學、科學和閱讀能力的表現亮眼。除了學術方面的測試,學生也接受一份觸及家庭和學校生活及學習經驗的問卷調查。
人力部兼教育部高級政務次長賀華吉前天出席國立教育學院今年首場教師就職典禮,在致辭時公布這項調查數據。
賀華吉指出,新加坡學校公認設施齊全,校風大致上良好,有利于學習和教學。超過九成的學生認為,他們并未因學校缺乏資源或教材,或因為逃學、缺課、學生對教師缺乏尊重以及欺凌事件等問題而影響學習。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舉辦,每三年舉行一次,共有65個經濟體參與評估。
新加坡留學專家介紹,調查顯示,多數學生對教師有信心。“這顯示本地教師的訓練,讓他們具備成為好教師的能力和同理心。”
前天共有329名新教師宣誓就職。針對上述調查,勝寶旺中學歷史教師潘宥愷(27歲)認為,教師培訓朝正確方向邁進,但教師們不應就此松懈,“調查的指標有時未能反映全貌,我相信教師的工作還有進步空間。”
潘宥愷是本屆大學畢業教育專業文憑課程(中學)學生中成績,也是獲頒國立教育學院金牌獎和新加坡歷史協會書籍獎兩大獎項的學生。
另一名畢業生是淡馬錫初級學院華文教師李俊賢(26歲)。12歲從臺灣來本地念書的他,在淡馬錫初級學院修讀語文特選課程時,接觸古典文學,從此激發他對華文的興趣。
李俊賢考獲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學士和碩士文憑后,決定執起教鞭。“念了這么多華文,我覺得我有推動華文學習的使命。求學時,我受益于教師們的教誨,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因此應該有所回饋。”他也在昨天獲頒新加坡教師總會獎。
對于本地不少學生對學習華文缺乏熱忱,新加坡留學專家表示:“我相信學生會被教師的教學熱情感染。華文教師應保持樂觀,盡量讓教學活潑,貼近生活,改變學生認為華文很枯燥的刻板印象。”
育英中學科學教師黃泓根(27歲)在就職典禮上獲頒新加坡科學進步協會獎。他受訪時說,他向來對科學興趣濃厚,希望培養學生通過科學視角去認識世界。“我非常重視通過實踐去學習,特別希望激發學生對科學實驗的興趣,培養他們不畏懼失敗,勇于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