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留學網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演講在香港引起極大回響。香港主要報章大贊新加坡政府擴大購屋津貼、提升健保、擴建機場等政策,尤其對“人人可買樓”表示羨慕。但也有評論指出,因實際情況不同,新加坡的做法在香港難以復制。
在香港特首梁振英上星期天再度“落區”(下基層)接受市民質詢的同一天,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長遠發展藍圖。之后,港人繼續狠批梁振英,而對新加坡的未來,則非常羨慕。
李顯龍的演講在香港引起極大回響。香港主要報章如《明報》、《星島日報》、《東方日報》、《香港經濟日報》、《文匯報》和英語《南華早報》等,昨天都大篇幅報道相關內容并發表評論。
這些報章均大贊新加坡政府擴大購屋津貼、提升健保、擴建機場等政策,尤其對“人人可買樓”表示羨慕。但也有評論指出,因實際情況不同,新加坡的做法在香港難以復制。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港府消息人士分析指出,李顯龍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前年的國會議員選舉中僅得六成選票,故推出發展藍圖,政治意義較大,旨在爭取國民支持。
該消息人士續指,港府最關注的是其他國家或地區會不會通過減稅或優惠方案,吸引香港企業搬總部,但最新的新加坡發展藍圖沒有減稅建議,相信對香港競爭力影響不大。
議員田北辰:新港制度很不同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昨日在電臺節目中則指出,新、港兩地根本不可以直接比較,港人若想得到新加坡的“好處”,就要放棄很多東西。
他說,當獲悉“人人可置業”,包括只有約6000港元(1000新元)收入、即等同香港拿取綜援的家庭,也可以置業時,香港人“流哂口水”(非常羨慕)。
但是,他隨即指出:“如果新加坡真的咁正(那么好),什么都好過香港,點解(為何)今日香港人口還多過新加坡呢?點解港人不是全部移民過去呢?點解很多朋友(在新加坡)住不慣而返來呢?”
田北辰認為,關鍵是新加坡跟香港的模式全完不同,新加坡是“大政府小市場”,而香港是“大市場小政府”。
“首先講土地供應。當香港宣布填海,就立即有人反對,你在我面前填,那我的樓就不值錢了;那不如建人工島吧,人工島又有人反對,因為對海豚有影響。于是,海豚不可碰,岸邊的人又不可碰。”
田北辰進一步指出,新加坡可隨時限制外地人買樓,隨時可以有“雙辣”、“三辣”,甚至“四辣招”都可以,“新加人的服從性比香港高。”
“因此,你要明白,整個制度是很不同的。”田北辰說,基本上香港跟新加坡相差很遠,包括香港沒有銷售稅(消費稅),許多稅項港府比新加坡少。
他又稱,新加坡和香港另一不同點是前者有很多“國企”;而香港的“國企”是港府占股七成的港鐵,于是新加坡政府可以更易控制經濟實體,而當港府賣地“價高者得”,就被指“官商勾結”。
田北辰強調,若政府將全部產業公營化,這樣一個極端社會主義的模式,港人不會支持。因為若施行這個模式,基本上政府說什么人民都要跟著做。
他說:“兩地正在提供不同的生活給不同的人,若你服從性高,(對政策)無所謂,最重要是物質及各方面的需要,那就選新加坡;若你有個人理想,要有足夠(言論)空間,樣樣東西都要有商有量,咨詢期要很長,那你就來香港吧。”
香港浸大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認為,過去數十年間,香港與新加坡無論在稅制或是房屋制度,均有各自獨立的不同模式,兩地均可持續發展,各有成效。他指出,香港近年癥結在于地價升、樓價貴,港人難上樓,即使套用新加坡的方式也不能解決問題。
時事評論員練乙錚認為,解決香港的深層矛盾,需要一個勇于主導而事事恰到好處的特首。
“如果他能善用這件(行政主導)工具,與各種社會力量周旋而大體上做到無過無不及,則盡管這件工具本身帶有濃厚的專權味道,很多重大問題依然都可以像新加坡那樣,比較妥善解決。”
另一方面,對于梁振英較早前“落區”時的發言,被指分化和撕裂香港社會,署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不認同有關看法。她說,香港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地方,有多元的意見屬很正常。
她又稱,梁振英在本屆港府中強調走入基層,希望官員能親身聆聽港人意見,以及接受提問。所以無論是特首或一些官員到基層聆聽意見,都是非常重要。
港媒體: 李顯龍為出色領袖作出示范
(易銳民報道)幾乎所有港報昨日都詳細報道“新加坡的長遠發展藍圖”,并在評論中加以分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