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留學網訊:裕廊飛禽公園三只成熟冠斑犀鳥,明天將被放歸烏敏島,替代年初在那里被救出的三只小冠斑犀雛鳥“回歸自然”。
國家公園局的管理員今年初在烏敏島上,發現三顆被遺棄的冠斑犀鳥卵,把它們帶到飛禽公園進行人工孵化。結果,三顆卵全孵化成雛鳥,為世界首批人工孵化降生的野生冠斑犀鳥。
由于三只小犀雛鳥還太過幼弱,不適宜在野外放生,但為了保持烏敏島的物種多樣性,國家公園局和飛禽公園決定,從園內現有的成熟冠斑犀鳥中選出三只,代替它們回到烏敏島。
即將放歸烏敏島的犀鳥,有兩只是雄性,分別是七歲和三歲。另一只是雌性,七歲。
在送別他們之前,保育人員昨天在飛禽公園為它們做了測量,記錄下它們的身長、喙長、體重等詳細數據,以作為日后進行的科學研究之用。
公園的保育員米勒娃博士透露,近兩三個月,工作人員已經為即將放歸自然的犀鳥做好準備,盡量幫它們適應野外生存環境。
她說,三只犀鳥都通過了身體檢查。為了模擬島上實際情況,它們得到的食物也不再是由工作人員切好的,而是整個的木瓜或香蕉,以訓練他們獨立生活能力。
此外,保育員們也確保三只犀鳥能夠融洽相處,而且其中三歲的雄性犀鳥和七歲的雌鳥,還在工作人員幫助下配對。
保育野生犀鳥表現突出
米勒娃博士也表示,三只通過人工孵化出生的小冠斑犀鳥目前狀況良好,正逐漸融入公園中的環境,而且已經與園中其他“兄弟姐妹”打成一片。
新加坡在野生犀鳥保育方面表現突出,2005年我國只有大約10只犀鳥,現今這個數量增長了大約十倍。
公園局自然保護處處長黃墩華說,仍會有工作人員經常在冠斑犀鳥棲息地巡視,密切觀察它們所筑的巢,保證它們在無人照顧的環境中仍能平安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