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訊:在新加坡就業是畢業生和移民的傾向選擇,外來工作人員怎么能快速的融入新加坡就業環境中找到歸屬感?這是一個很大的癥結所在。外來人員在適應,新加坡政府也在努力尋找外來雇員和雇主之間的平衡關系。
“新加坡是一個高度重視書面證據的國家。法律高于一切。”在“獅城工作法與情”講座中,鐘庭輝律師介紹了新加坡的法律制度和環境。早年從香港移民新加坡、有著多年客工訴訟案件經驗的他,更加了解中國與新加坡生活工作的差異。“在新加坡,法與理在先,最后才考慮人情。但是在中國,更加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解決問題時人情排在首位。”
對于這一點,來自北京、在新加坡做生意兩年的出席者李志忠深有體會:“在中國做生意時,我和下屬之間關系很好,很多事情都好說,他們很服我。但在新加坡,員工好像很難建立天然的信任感,一切都按合約辦事。這讓我覺得很不適應。”
不僅雇傭關系中規則大于一切,在法律方面,新加坡執法者權責分明,一切照章辦事,而且對暴力“零容忍”。當中國人來到新加坡工作生活,這種文化上的差異便有可能演變成為矛盾。“以‘鬧’的方式解決不了問題,要‘鬧’找律師鬧才有效。”鐘庭輝這么形容用法律爭取自身權利。
外來雇員:合法申訴才能保護自己
“雇主扣押金到期不還,想申請其他公司擔心工作準證被‘掛’,我要怎么辦?”“如果我有工傷,是根據人力部的裁定賠償?還是上法庭民事訴訟?哪一種得到的賠償更劃算?”現場的幾位來自中國的客工發問。類似的問題,“溫情之家”的前任執行主管范國瀚在擔任社工期間,常常碰到,“一個月會碰到上百個前來咨詢的客工。 ”
“外籍勞工對新加坡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他們,新加坡的建設將會倒塌。既然他們來到新加坡,就應該在工作上給他們公道。”范國瀚說。
如何維護自身權益?范國瀚說,除了提供外籍勞工法令咨詢外,“我們會給客工提供很小的攝像頭,幫他們搜集‘證據’。如發現雇主違法,會告訴他們應該立刻向人力部舉報。”
新加坡雇傭法(Employment Act)可以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權益,對工作時間、加班費、工資的扣除、準證、抵押金都有相應規定,讓外來員工更了解法律,學會合理合法的保護自己,顯得尤為重要。
雇主:以身作則,平等相待
除了雇員懂得保護自己,雇主自身應該規范工作環境。主講人之一,新加坡RSM石林會計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林理明,從雇主的角度認為:“平等對待本土和外來員工,是公司和諧的步。”一套合理透明的人力資源系統、不分國籍的表現評估方法、開設專門課程幫助員工適應,也有利于公司業務的開展,林理明分享公司的管理方法道,“有時候員工思鄉心切,與國內的配偶發生矛盾或分開,我們也需要及時了解,開解他們。”“心胸寬廣,求同存異,才會和平共處。”林理明說。
作為雇主,林理明還建議在新工作人士,在工作上如遇到矛盾,應該盡量找直屬上司協商解決,加強互相了解,客觀反映問題,不要加入太多情感激烈的個人色彩,或越級反映,這往往會激化矛盾,不利于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