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訊:新加坡東亞管理學院(EASB)大門口旁邊的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現今首次同日本的博物館和革命志士的后人合作主辦展覽,講述日本在孫中山革命事業中所扮演的角色。
晚晴園陳列文物
孫中山的日本友人梅屋莊吉的外曾孫女小坂文乃就借出了10多件文物,包括一件日式短褂,上面有孫中山親筆書寫的“賢母”兩個字。小坂文乃說,現代歷史文獻往往只刻畫日本軍隊屠殺敵人的殘酷一面,但實際上,日本也曾同中國有密切和友好的關系。
小坂文乃說,他的外曾祖父梅屋莊吉用一生的積蓄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孫中山和宋慶齡的婚禮,也是在曾外祖父的住所舉行的。不過,大多數中國人和新加坡人都不知道孫中山和他的日本朋友有著這么親密的友誼。
特展策展員吳玉美說,公眾也可以通過展覽,更了解日本人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間,曾對新加坡作出的貢獻。
“20世紀初時,其實就有許多日本人已經移居在新加坡他們從事各式各樣的行業,其中包括橡膠種植。橡膠種植在20世紀初是新加坡經濟重要的一部分,好像我們新加坡一些先賢林義順、陳嘉庚他們基本上都是通過種植橡膠而致富的。而早期橡膠種植園的援助當中其實就包括日本人,向我們至此有特別提出的中野光山醫師。”
名為“海外逢知音:孫中山、新加坡與日本特展”的展覽即日起到今年11月,在晚晴園展出。由于國家文物局明天起推行公民和永久居民免費參觀博物館的計劃,這意味著,國人明天起可以免費參觀這個特別展覽。
展覽展出近90件來自日本的珍貴文物,其中一些還是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