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從1992年開始堅決禁止進口、銷售和制造口香糖,到2004年允許藥店出售藥用口香糖。一向嚴刑峻法的新加坡政府,堅持口香糖禁令已有20年。
1987年,新加坡地鐵開通,隨后幾年,逐步全面投入運營。一些缺乏公德意識或喜歡惡作劇的人,用口香糖堵塞新地鐵線路的傳感器,導致列車門無法正常運作,直接影響了地鐵運行。類似事件終于促使政府狠下決心頒布禁令:1992年1月,時任新加坡總理吳作棟頒布口香糖禁令。
禁令一出,那些違法進口、銷售或者制造口香糖的人均受到嚴懲。新加坡人坦言,有時會越過馬來西亞新山關卡買一些口香糖解饞,但這個花園城市卻一直沒有出現過口香糖黑市。
2004年,新加坡政府首度相對放開口香糖禁令:只在藥店銷售特定類別的藥用或牙科相關的口香糖,牙醫或藥劑師在銷售時必須登記注冊購買者的姓名、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任何違反規定草率出售口香糖的牙醫或藥劑師都可能被判入獄或者相應的高額罰款。
香糖禁令雖嚴,但吃口香糖并不違法,不過如果隨地亂丟就會面臨高額處罰。目前首次亂丟垃圾(包括口香糖)的行為將被罰款300新元(1新元約合5.11元人民幣),再犯則將被罰款至500新元,甚至有可能還要穿上印有“我是垃圾蟲”的黃坎肩打掃衛生。此外,政府還可能運用媒體的力量來曝光這樣的行為。
新加坡政府宣布,將提高對亂扔垃圾行為的罰款額度,其中對首次違規的人處罰額度從300新元提高到500新元。這再次顯示新加坡政府對保障城市環境所下的決心。
此外,藥店出售的藥用或保健口香糖價格也相對較高,這也能夠看出新加坡政府從另一個側面嚴格限制了人們過多購買口香糖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