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訊:展示154年發展軌跡,植物園修建文物博物館。新加坡植物園將修建文物博物館和“綠意廊”,通過多樣化的展覽,帶領國人一睹植物園和本地環境的發展史。植物園很可能在2014年2月1日成為新加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植物園園長泰勒指出,博物館將有助于申遺工作。
新加坡植物園將修建一座文物博物館,展出園內珍藏的植物標本、書籍、照片和畫作等歷史物件,帶游人一覽植物園成立154年來的發展軌跡。新文物博物館占地240平方公尺,它將改建自有90多年歷史的荷頓樓(Holttum Hall),地點在植物中心(Botany Centre)附近。這座樓高兩層的建筑前身是植物園園長辦公室和實驗室,并用前園長艾力·荷頓(Eric Holttum)的名字命名,以紀念他在1925年至1949年任職期間,在實驗室中研究出胡姬花配種試管的創新技術。目前,荷頓樓在進行整修工程。植物園園長奈杰爾·泰勒(Nigel Taylor)博士在記者會上說,文物博物館將通過具互動性和多媒體方式呈現的展覽,向參觀者展示自19世紀初以來的各類珍貴植物標本和資料。他說:“有150多年歷史的植物園,在新加坡的國家發展進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社會角色,它成為很多本地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文物博物館能讓人們進一步了解植物園的豐富歷史,同時也等于向新加坡人展示了國家歷史的一部分。”泰勒也希望,博物館能為對植物藝術有興趣的本地人,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臺,以推動這類有意義的活動。有154年歷史的植物園,由蘇格蘭肉豆蔻園主勞倫斯·尼文(Lawrence Niven)設計創建,是全球保存最完善的英國殖民時期植物園之一。1874年之前,只開放給園藝協會成員參觀,后來成為國人的消閑好去處,同時也開始種植具經濟效益的植物,成為本區域植物研究的溫床。媒體之前報道,植物園預計在明年2月1日成為新加坡被提名收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申遺成績最早可在2015年6月得知。泰勒因此指出,博物館將有助于申遺工作。
首建零能耗“綠意廊”。他說:“成立博物館集中展示植物園內的珍藏物品,反映了我們希望認真了解植物園背后蘊藏的文化歷史遺產,而這一點恰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重視的。”另外,致力推動綠色房地產項目的發展商城市發展(CDL),也將在荷頓樓隔鄰耗資200萬元,增建新加坡零能耗“綠意廊”(Zero Energy Green Gallery),成為博物館的延伸部分,約每半年會輪流舉行與植物和綠化相關的展覽。占地約314平方公尺的“綠意廊”完全利用自然能源和材料組成,其中,由亞麻(hemp)制作而成的外墻層是首次在本地建筑中使用。據介紹,亞麻外墻屬于高導熱材料,適合本地濕熱天氣,可保持優質的室內空氣。“綠意廊”的屋頂和墻壁也都將以植物覆蓋,并種上能吸引蝴蝶的植物,讓整個展覽環境變得綠意盎然。植物園文物博物館和“綠意廊”將在今年11月底正式開放,入場免費。屆時,在“綠意廊”打響頭陣的,將是與新加坡綠化50周年有關的大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