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5月6日訊,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教育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次長沈穎呼吁,文化和教育事業非立竿見影之事,各民間社團應更好地相互配合,為華族文化的傳承及學習做出更大的貢獻。
她受訪時也肯定怡和軒和其他本地社團在文化和歷史整理方面所付出的心血,努力幫助年輕一代了解自己的根。
擁有百年歷史的怡和軒5日舉行第五屆華文書籍獎頒獎禮,特別嘉賓沈穎在致詞時說,文化和教育事業非立竿見影之事,怡和軒作為一個民間組織,在推廣文教事業方面始終扮演重要的角色。她呼吁新加坡各社團組織更好地相互配合,凝聚力量,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沈穎解釋在當年的殖民地時代,先輩們要糊口不是問題,但要爭取更好的生活素質和保障只能靠自己,因此當年很多華人先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邊討生活,一邊建設社會。“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刻劃了我們華人南洋社會很重要的特色。這種特色并沒有因為新加坡獲得了獨立而改變,仍是我們社會非常可貴的一種特質。”
社團支持華文教育事業難能可貴,也符合新加坡華族社會的特色,教育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次長沈穎鼓勵更多民間社團與教育部和學校攜手,推動華族文化的傳承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