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創業活動十分活躍,在全球25個主要經濟體中排名僅次于美國。每十名新加坡居民中就有超過一名曾在過去的三年半里開公司,或是目前正在創業的過程中。
這一數據源自2012年“全球創業活動觀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報告。這項始于1999年的活動是由全球69個國家的多所大學共同展開,其中針對新加坡的部分是由南洋理工大學(NTU)負責。
南大是第二次負責新加坡的部分,調查對象包括2000名新加坡居民和37名來自各界的專家,包括創業家、創投基金經理和政府官員等。南大將新加坡的情況與全球另24個經濟體進行了比較。
比較結果顯示,新加坡的整體創業活動僅次于美國,有11.6%的新加坡居民在過去三年半里曾創業或是目前正在創業,這比2011年調查時的6.6%高。打算在未來三年內創業的受訪者則有21.4%,同樣高于2011年的15.3%。
從政府政策對創業的支持度及為創業提供的財務援助來看,新加坡更高居25國之首,是最有利于創業的國家。我國的早期創業家(early-stage entrepreneur)數量從比重來看則是第二高,也是僅次于美國。
南洋商學院(Nanyang Business School)副教授切爾努申科(Olexander Chernyshenko)指出,越來越多新加坡人正在考慮通過做生意來謀生,這顯示他們對于新加坡的經濟有信心,并看好創業的前景。
除了敢于創業,新加坡人在創業時也懂得善用最新科技。本地早期創業家在這方面名列第四,有15.4%采用過去一年剛推出的新科技,另28.5%采用過去五年內推出的科技,這優于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情況。
本地創業家在搶攻海外市場方面則排名第二,約16%起步公司的客戶中超過四分之三來自海外,另有26.8%的客戶中有25%至75%來自海外。
不過,我國的創業活動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在為創業家提供創業初期所需的商業和專業服務方面便比較差強人意,而約四分之三的受訪者也表示他們覺得自己欠缺創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南洋科技創業中心(Nanyang Technopreneurship Center)助理教授瑪麗蓮(Marilyn Uy)強調,我國應該推出更多教育和培訓課程,來加強國人的創業技能和知識,以鼓勵更多國人敢于創業。
我國的創業活動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在為創業家提供創業初期所需的商業和專業服務方面便比較差強人意,而約四分之三的受訪者也表示他們覺得自己欠缺創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