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訊:在經濟增長步伐放緩和外勞政策收緊的影響下,今年首季的就業人數增幅縮小。人力部公布的預估數據顯示,今年首季的就業人數增加2萬零800人,遠低于去年第四季4萬4000人的增幅,是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首季度增幅最小的一次。人力部代部長陳川仁昨天為華僑銀行區域培訓及發展中心主持開幕時說,盡管季就業人數增長放緩,不過勞動市場制造的工作仍然超過新加坡能夠負荷的數量。
截至今年3月,新加坡的總就業人數達到337萬8400人,比一年前增加3.8%。陳川仁說:“新加坡需要在這10年里把勞動力平均增長速度下調至每年1%至2%,所以還得付出更多努力。當前的就業增長速度從長遠而言很難持續。”就業增長對很多面臨高失業率的國家而言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對過于依賴人手的新加坡卻未必是件好事。陳川仁強調,新加坡必須推動以生產力驅動,而不是以人力驅動的增長,這才是更可持續的長遠增長策略,也是更明智的策略。新躍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陳奕光受訪時說,首季新加坡經濟萎縮0.6%,就業人數卻繼續增長,這說明勞動市場的需求依然強勁。不過從可持續的角度而言,他認為這樣的增長速度還是太快。他說:“新加坡處于一個特別的處境,其他國家在設法創造就業機會,我們卻要讓就業增長放緩。對新加坡來說,3.8%的就業人數年增幅確實太快,按照這樣的速度,勞動力會在10年里增長50%,這是新加坡無法承受的。”
人力資源公司任仕達(Randstad)新加坡區主任史密斯認為,就業人數增幅縮小說明企業在提升生產力上取得一定成效。他說:“當工作場所的生產力提升時,雇主會更專注現有員工的事業發展和技能提升,雇主也不會急于增聘人手。”人力部數據顯示,由于今年首季新加坡經濟表現不如人意,今年3月的整體失業率比去年12月微升0.1個百分點,達到1.9%。其中居民失業率從之前的2.7%上升至2.9%,公民失業率則繼續維持在2.9%。陳奕光認為,整體失業率上升但公民失業率卻能維持不變,這顯示政府鼓勵雇主“平等對待新加坡人、打造以新加坡人為核心”,正在起到一定的作用。與上兩個季度相比,季的冗員情況好轉,約2000名員工被裁退或遭提前解約,少于去年第四季的3350人。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山得銳指出,就業人數增幅縮小及失業率微升都與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趨勢一致。他說,全球經濟依然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在新加坡企業面對外勞政策緊縮,以及人力和生產成本上升等問題,就業人數增長速度將會繼續放緩。山得銳提醒,在市場疲弱的情況下,應該留意失業率上升的趨勢,尤其是照顧可能面對裁員失業風險的弱勢群體。他認為應該更重視培訓這些員工,確保他們能提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