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房產稅每年征收一次,收取多少根據市場上房子租金來定。比如擁有一套不到70平米(使用面積)的兩室一廳,如果不住在這里,借給或者租給其他人了,那么房產稅這套房子年值的10%,年值是政府定的,它通常是你出租一個房間(注意不是整套)一年的租金。如果你也居住在這里,那么房產稅是我年值的4%。那么年值具體是多少呢?
如果房子的年值是6900新幣,也就是說,政府認為自己住一個房間,出租一個房間,所得到的收入是6900新幣(比實際收入略少),那么我要為這筆收入繳納4%的房產稅,即便是你沒有出租,也要繳納這筆稅款。6900*4%=272新幣,但政府有一系列的折扣,給那些小戶型的擁有者,所以實際繳納稅款是82新幣,大約400人民幣。這樣一個房產稅的計算辦法,使得小戶型的人繳納的稅款較少,大戶型和私人公寓就沒有折扣了,他們通常要繳納2-4千人民幣的新加坡房地產稅。
從2011年開始,新加坡房產稅改革,制度更加傾向于弱勢群體,凡是年值(AV)低于6000新幣的,免收房產稅。我這樣6900的,前面6000免收,后面900收取4%,也就是36新幣,大約人民幣180人民幣。那些年值超過24000新幣的房子,超過的部分要繳納6%的新加坡房地產稅,所以有錢人多給一些,普通人少給一些,這就是新政策的意圖。總體數目上,政府不會吃虧的。
除了房產稅,房子每個月還要交納30新幣,大約150人民幣的物業費,雖然沒有保安,但是社區的衛生還是需要有人打理的,那些花花草草也需要有人修剪和噴藥。新加坡一些不是很富裕的人會拖欠物業費,以前租房子的時候,房東竟然能拖欠1-2年的物業費,還安然無恙地住著。自己一般一次預交一年的物業費,因為可以刷信用卡,積分,換航空公司的里程。
新加坡留學網認為: 新加坡模式的缺點在于,適用于小國。對于大國而言,政府主導住房供應成本太大。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認的住房問題解決得比較好的國家之一,也是沒有產生房地產泡沫的國家。新加坡模式的優點是政府主導住房供應,滿足大部分住房需求,最大限度壓縮投機者炒房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