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訊:新加坡建設局在公布獲獎名單的文告中指出,新紀錄顯示我國建筑物在質量與建造水平都顯著提高,也體現在“建筑質量評估指數”與“質量標記”這兩項主要衡量指標。
建筑業者如今更注重提高建筑生產力與良好的項目管理,使得我國建筑物的質量也顯著提高,今年共有31個建筑項目獲頒建設局的常年建筑卓越獎,是該獎項創立27年來的紀錄。
建筑卓越獎(Construction Excellence Award)是新加坡建筑界的榮譽,獲獎的建筑項目必須在管理、技術、創新、生產力與建筑質量方面達到超高水準。
今年的“建筑卓越獎”分為七個組別,包括商業/綜合發展建筑、工業建筑、學院建筑、住宅與民事工程項目等,共有39個項目獲得提名,最終31個脫穎而出,其中18個獲頒“建筑卓越獎”,其余13個則獲頒“建筑表揚獎”證書。
這是該獎項自1986年創立以來的紀錄,去年和前年各有28個項目獲獎。
建設局在公布獲獎名單的文告中指出,新紀錄顯示我國建筑物在質量與建造水平都顯著提高,這也體現在“建筑質量評估指數”(CONQUAS)與“質量標記”(Quality Mark)這兩項主要衡量指標上。
建筑質量評估指數是建設局用來衡量建筑物的發展、設計、建設、操作和維修等方面表現的標準,我國建筑物的平均得分已從11年前的76.5分上升至目前的86.6分。
2002年推出的質量標記針對新完工的私人住宅單位而設,專門評估新住宅室內的完工品質,審查項目多達481項,至今已有六萬多個私宅經過檢測。
建設局表示,盡管質量仍是建筑卓越獎的重要評選條件,不過業者如今也更注重提升建筑生產力以及良好的項目管理。
其中四個得獎項目是海洋金融中心(Ocean Financial Centre)、位于圣淘沙的W新加坡-升濤灣公寓(The Residences at W Singapore Sentosa Cove)、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大學城宿舍(UTown Residence,前稱研究生宿舍),以及榜鵝的預購組屋項目“Punggol Sapphire”。
使用預制組件提高效率
這些得獎項目的一大共同點是在建筑過程中大量使用預制組件(precast component)以提高建筑效率,減少對人工的依賴和加強安全性。例如預購組屋項目“Punggol Sapphire”高達80%的建筑結構采用預制組件,W新加坡-升濤灣公寓的單位也有多達50%是預制,包括以干墻(dry wall)取代傳統磚墻,以及引進預制洗手間。
得獎者在項目管理與建筑創新方面也有突出表現,包括積極采用高科技機械如可升降的鷹架(climbing scaffolding)和吊運高空作業平臺(boom lift)等。此外,它們注重綠化和節能,海洋金融中心、大學城宿舍與W新加坡-升濤灣公寓都曾獲得建設局的綠色建筑標志獎(Green Mark Awards)。
建設局科技發展署高級署長陳天聰說:“我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發展商、咨詢顧問和建筑業者在項目中努力追求高質量和高生產力。從得獎項目也可看出,通過采用更容易建造的設計與更好的材料,可同時達到高質量與高生產力。”
為鼓勵整個建筑業把提高生產力的宗旨納入從設計到施工的全過程,建設局早前也宣布調高易建設計(Buildability)與易建建設(Constructability)的最低指數各5分。調整分兩階段進行,今年7月先提高3分,2014年7月再提高兩分。
建設局估計,易建設計指數提高5分,可提高生產力約10%至15%。
建設局至今共頒發了204個獎項和191張表揚證書,今年的頒獎典禮將在下月16日舉行。
我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發展商、咨詢顧問和建筑業者在項目中努力追求高質量和高生產力。從得獎項目也可看出,通過采用更容易建造的設計與更好的材料,可同時達到高質量與高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