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訊:新加坡旅游業人手短缺,加上來自本區域的激烈競爭,新加坡旅游局預計接下來十年,旅游業的增長將比過去十年放緩大約一半。
主管旅游事務的總理公署部長兼內政部及貿工部第二部長易華仁,昨天在濱海灣金沙舉行的旅游業大會(Tourism Industry Conference)上,公布旅游業接下來十年的展望。
他致詞時說,許多旅游業者向他反映已受到附近地區激烈競爭的沖擊,加上新加坡人手吃緊,我國再也無法依靠龐大旅客人數帶動旅游業發展。
他指出,旅游收益預計能在接下來十年,取得4%至6%的年均復合增長率(Compounded Annual Growth Rate)。旅客人次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則可能達到3%至4%。
旅游局的數據顯示,從2002年至2012年,我國的旅游收益取得1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旅客人數增幅則高達6.6%。
雖然增長率比過去十年減緩約一半,但易華仁有信心這種“質量增長”能持續下去。
發展迅速的亞洲經濟體,是促成下一波旅游業增長的重要推動力,而作為新加坡第二大旅客來源地的中國,對我國來說有很大的市場潛能。
旅游局已制定
四策略發展旅游業
旅游局局長楊漢忠在會上公布發展計劃時說,到了2020年,中國的境外旅游市場將從目前的3700萬趟次上升到1億趟次,消費額預計可從600億新元增加至3000億新元。
為了達到增長目標,旅游局已制定四大策略。
首先,旅游局在市場宣傳上將以推動消費為主。各地區的宣傳方法將有所不同,更集中于目標群眾,這些群眾不一定最富有,但他們的旅游需求必須是我國所能滿足的。
再來就是加強旅游景點、會議中心、餐飲與休閑場所和購物商場等設施對游客的吸引力。旅游局將加快第二階段的濱海灣花園、裕廊湖區和萬禮區的旅游發展。
業者可申請旅游產品發展基金(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Fund)開發新旅游產品或項目。
第三是鼓勵業者改變營業模式,采用科技提高生產力。旅游局推出業務提升基金(Business Improvement Fund)和旅游科技基金(Tourism Technology Fund)助業者改善公司運作。
最后,旅游局將同有意推動旅游業的國人和團體合作向海外市場宣傳獅城,同時也會邀請國人對旅游項目提供意見。
談到旅游業的轉型,酒店與餐館業者盧立平認為,在服務業人手短缺的情況下,旅游業要繼續取得高收益是非常困難的事。此外,酒店越建越多,業者都希望有大批旅客來新,但如果人數過多,本地人可能會覺得交通過于擁擠。為了爭取顧客,酒店還可能掀起削價戰。
南洋理工大學康奈爾—南洋酒店管理學院代院長史密斯則認為,高收益旅游是很好的策略。他說,高消費旅客比低消費旅客更受歡迎。他指出,旅游局的預估增長符合實際情況,能為我國帶來更大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