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訊:新加坡的華文語文政策每隔幾年進行改革,測試方式也因此多變,使許多家長在協(xié)助孩子備考時都窮于應付。《聯(lián)合早報》屬下學生報舉辦小六華文會考講座為家長和學生“指點迷津”,一辦就是20年,昨天舉行今年的首兩場講座依舊座無虛席,吸引近800人出席。
1993年,華文會考首次包括聽力測驗,試卷二增添三個向來只屬于華文語文的考試項目。為幫助學生和家長應付考試,學生報《星期5周報》(《逗號》的前身)在同一年與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聯(lián)辦小六會考講座,邀請漢語文中心校長韓永元主講,沒想到從此就成了本地最“長青”的講座之一。
談到長青秘訣,韓永元認為除了講座的口碑好,也反映家長與孩子對小六會考的重視。他觀察到,這心態(tài)從20年前到今天都沒有改變,反而更甚。小六會考講座從最初的一場到現(xiàn)在的四場,就體現(xiàn)了這個需求,有些學生甚至還未上六年級就提前參加講座。
韓永元憶起次辦小六華文會考講座時說,家長的反應讓他始料不及。
他說:“那時候,是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會長、公立培群學校校長陳經源來找我,說小六華文會考出題方式與往年不同,希望我能幫忙指導家長和學生備考。就這樣,我們找上報館合辦,結果家長報名非常踴躍,許多人致電來問為何只辦一場。”
循眾要求,講座舉辦的兩周后,《聯(lián)合早報》將專門刊登小學生作文的《青草地》欄目暫停一期,全版刊登華文會考貼士,讓沒能參加講座的家長和學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