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訊:新加坡百盛藝術節首次邀請40名專業藝術工作者和團體參加,其中戲劇作者和劇團共有7個,跟去年連一個參加劇團都沒有的情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2013年度百盛藝術節(PAssionArts Festival 2013)邀請藝術工作者和團體參加,主要是希望他們能與居民共同創作和表演,把高素質藝術體驗帶入社區。過去兩個星期,已有3萬名公眾參加了12個百盛藝術村的活動。
劇場工作者韓雪卿解釋說,以往到社區演出的平臺不多,進入社區演出,一般都要劇團自找場地和搭臺,因此特地到社區演出的劇團相當少。百盛藝術節不僅讓他們有機會把藝術帶入社區,也為藝術工作者和社群搭建起一座橋梁。
她說:“把藝術帶入社區只是一個起點。藝術工作者與居民之間未來更密切的合作相信能激發出很多新想法。”
今年參加百盛藝術節的其他劇團,包括實踐劇場、必要劇場、ACT3、“亮點”藝術劇場、土生華人團體The Main Wayang Company和青少兒廣播演繹組。
韓雪卿擁有多年專業表演和舞臺制作等經驗,也將跟14名年長者呈獻花了一個月創作,以方言演繹的戲劇。
她說:“他們將置身在效仿居家的布景,利用一些道具如一枚舊錢幣,然后以獨白說出由這些東西所喚起的記憶。到時,觀眾就像是在窺視這些年長者以往的生活。”
只要環境合適
年長者也能成為出色表演者
談到與居民的合作,韓雪卿說:“過去十年來,我都在探討方言課題,其中不少在劇場進行。雖然同樣是與年長者合作,但以往合作過的年長者,并不是直接從社區找來的,而且對戲劇已有一定認識。我這次與14名來自老人活動中心的年長者以閑話家常的方式,引導他們發掘自己的故事和回憶,再把故事串起來寫成劇本。我發現,只要營造出一個能讓他們舒服表達自己的環境,其實他們能很好地自我表達。每個人都有表演欲,也有成為表演者的潛能。”
演員年齡介于50歲至77歲的“亮點”藝術劇場創辦人孫于惠說,劇團的成員都是普羅大眾,這次為百盛藝術節帶來的表演是一部容易理解和表演,并傳達環保信息的“女媧補天”木偶劇。
劇團成員多年前已開始走入社區演出,但與百盛藝術節合作還是次。孫于惠說:“我們的演出簡單易懂,社區演出可讓居民知道老人家也能演戲,同時改變他們以為戲劇晦澀難懂的觀念。劇團成員在經過培訓后明顯建立起信心而愛上表演。”
總理將出席活動
由人民協會主辦的百盛藝術節今年邁入第二年,主題為“非一般百盛藝術”,47個分布全島的百盛藝術村,在兩個星期前開始舉行長達一個月的藝術活動供居民參加。
李顯龍總理今天下午將參加靜山民眾俱樂部外的百盛藝術節活動。去年文化獎得主視覺藝術家何和應(78歲)將在現場與居民共同創作一幅巨大的社區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