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學網訊:歷史悠久的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除了培育精通中華文化與語言的專才,也扮演為中西兩方接軌的橋梁。它將開辦更多以英語授課的單元,讓非華族與中文水平不高的學生,認識中華文化與本地的語言文化等。
它與北京大學合作的雙碩士學位課程也會在現有提供的語言學以外,增添中國文學的部分。
國大中文系今年慶祝建系60周年,系主任容世誠副教授昨天在介紹周年活動的記者會上,透露中文系的未來發展。
他指出,中文系除了傳授知識與推廣研究,也肩負促進跨文化認識的使命。
“隨著中國崛起,更多非華族想了解中國社會與文化。使用英語授課讓非華族與中文水平不強的學生認識中國與本地的語言文化,促進中西雙方的理解。修讀以英語授課單元的非華族學生逐年增加,學院因而順應需求,將推出更多這類的單元。”
將來一個學期可有四五項以英語授課的單元讓學生修讀,比現有的兩三個多。
容世誠說,學生對這些課的反應踴躍,像去年開始推出的“新加坡華人的日常生活:過去與現在”就深受學生歡迎。明年以英語教導的新單元包括:“探索華語電影:上海—香港—新加坡”,以及“會通中西:探索華語溝通藝術”。
中文系計劃提供翻譯為副修科,以迎合本地對翻譯學的需要。它正與復旦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探討合作,為學生規劃適合的課程。目前,學生要副修一個科目,需要修讀相關的六科單元課。但在師資有限的情況下,中文系只能提供四項翻譯的單元供學生修讀。
國大北大雙碩士學位
將增添中國文學課
另外,推出至今五年的國大北大雙碩士學位(漢語)課程,也將增添中國文學,細節還在商討中。
這項課程是國大與北京大學的合作項目。課程主任李焯然博士透露,北大是中國所與外國大學合辦文科課程的學校,課程自2007年開始,進展良好,北大因而建議擴大課程范圍至中國文學。國大與北大料在下半年公布課程的細節。下個學年起,報讀雙碩士學位的學生除了修讀語言學,也可選讀中國文學。
過去五年,約50名國大與北大學生報讀這項課程,學生在國大和北大得完成規定的課業并通過畢業論文后,由國大和北大兩校分別頒發碩士學位。
展望未來之際,中文系也將舉辦展覽并出版紀念特刊,回顧它豐富的歷史。
中文系王昌偉副教授吁請公眾捐出任何與中文系或中文圖書館有關的照片、書籍、特刊、作業、考題等,這些物品預計在8月至11月在中文系圖書館展出。想捐贈的公眾可聯絡中文系。
各慶祝活動會從7月底陸續推出,打頭陣的是加拿大漢學家丁荷生教授主講的講座與他的新書發布會。其他節目包括“新加坡華人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邀請會館與社團代表參與的文化座談會、校友會表演等。
周年晚宴則于11月9日舉辦,邀請校友與前教職員等參加。受邀的校友包括外交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次長陳振泉、國會議員楊木光與劉程強。
中文系前身源自馬大新大南大
國大中文系的前身是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新加坡大學中文系和南洋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1953年馬大中文系創系之初,新馬仍為一家,1962年,新加坡大學方才成立。而南洋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則成立于1955年。
新加坡大學與南洋大學在1980年8月8日合并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兩校的中文系也合并為目前的中文系,成為當時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屬下11個學系之一。